close



《藍風箏》(1993)之所以揚名海外,除了它是這十年來少數敢衝撞文革禁區的電影外,也和它引起的紛爭有關。當年因為導演田壯壯違禁參賽,惹怒了中國電檢單位,即便之後它抱回了國際獎項,也無助於它的處境。為此,田壯壯被處以八年不得拍片。

學術界很多人在談起中國建國後到文革的歷史時,總會提到這部電影,久而久之,《藍風箏》似乎變成這段歷史的代表電影。然而,當我幾次向大陸友人提起這部電影時,他們卻都覺得普通,反而會覺得姜文的《陽光燦爛的日子》是更值得推薦的電影。我以前始終不明白,但在我看過《藍風箏》後,我似乎有些明白了。


《藍風箏》的故事很簡單,透過女主角「陳樹娟」和她三任丈夫的故事,顯現中國建國後從反右、大躍進到文革的歷史。第一任丈夫「林少龍」被誤劃為右派,最後死於勞改,連屍骨都找不到;第二任丈夫「李國棟」則是在經過大躍進的折騰之後,積勞成疾而病死;第三任丈夫「老吳」是革命老幹部,在文革時被批鬥致死。至於陳樹娟,雖然在反右和大躍進時都全身而退,然而在文革時,最終因為護老吳而被劃為反革命。也就是說,田壯壯企圖透過一個女人受苦的一生(包括肉體和精神),來體現新中國建國後的苦難。很多企圖談論歷史的電影都曾採用人/家庭當作一個討論媒介(小說更多),若從這點來看,《藍風箏》說故事的方式並沒有特殊性。當然,這種方式運用得宜的話,也會是一部成功的電影,比如《再見列寧》(2003)透過一個家庭來看德國共產主義的垮台和東西德合併的問題,就非常的精彩和透徹。

但是,《藍風箏》還是讓很多人覺得具有特殊性,原因在於電影是以陳樹娟和林少龍的兒子「鐵頭」為主要觀看角度,也就是說,它是站在兒童的觀點來看待新中國歷史的發展。很多人對此充滿了驚喜,並認為透過鐵頭童稚性高的旁白更可顯示出對新中國發展的批判。然而,我始終覺得《藍風箏》除了鐵頭的視角之外,更多地方是偷渡和混雜了導演個人的視角。不過,不管是誰的視角,對於這段歷史的批判卻是不容爭辯的事實。田壯壯運用一個又一個看似寧靜的畫面,來顯現一段既動盪又痛苦的歷史過程,很多人的生命因此變得殘缺不全,比如鐵頭的小舅因為雙百運動而被下放農村;大舅的女朋友「朱瑛」因為不願意陪上級跳舞而被劃為反革命;姊姊雖是老幹部,在文革時仍是躲不掉被批鬥的命運,更不用提鐵頭的娘,她是每次政策的受害者,每個運動都讓她失去另外一伴,當然鐵頭也因此失去了「父親」、「叔叔」和「繼父」。然而,雖然在這麼不安定的狀態,我們卻沒看過陳樹娟有什麼抱怨,她就是這麼宿命的去面對這些狀態。直到最後,當她看到老吳被紅衛兵抬出去批鬥時,她終於發狂般的吼叫,然而這也抵擋不了這波浪潮,最終她也變成政治政策下的犧牲者。如此,田壯壯透過電影不斷提醒著我們,人永遠無法避開歷史的軌跡與政治的演變,也無法左右和支配被歷史和政治操弄下的人生。最終,人們只能以宿命的方式過活。

這點很多人都說過,我就不再畫蛇添足。我想要提我更在意的兩個問題。第一個問題是「藍風箏」意指著什麼?藍風箏是少龍幫鐵頭糊的風箏,象徵著鐵頭一家最幸福的時光,而那也正是新中國建立後精神最高昂的年代,每個人生氣盎然,充滿著對新生中國的期待與盼望。然而,在多次的運動之後,這個風箏破了,即便重新的糊了一個,仍是破了。我想田壯壯在這裡把「藍風箏」指涉為對新中國的一個很美麗的遠景,然而對新中國的期盼卻在一次又一次的政策中被挫傷,人們無法反擊,只能乖順的重新糊一個新的希望。因此,在電影的最後,鐵頭被紅衛兵打傷,半死的躺在街頭時,他的眼中突然出現了一個藍風箏,以及他小時候常唱的「烏鴉歌」,這除了是鐵頭對以前那段幸福時光的追念,更是田壯壯以及他們這代人對新中國最高揚、最飽滿的時代的想念。

第二個問題是關於鐵頭,在這段歷史中成長的鐵頭,最後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?電影中的鐵頭是越長大越可怕。首先,在少龍因為被打成右派而心情不佳時,剛好鐵頭又惹事,因此打了他,隔天鐵頭卻在屋內對著少龍做開槍的手勢,並喊著「打死你」;而當樹娟去農村改造時,留在外婆家的鐵頭老罵自己的娘是「王八蛋」;在文革時期,學校停課後,鐵頭跟著一群紅衛兵去批鬥校長,並剪掉了女校長的頭髮,回家後還跟樹娟大喊「有趣」(最後被樹娟打了一巴掌)。這些有點驚悚的對話和場景的鋪排,都讓我有理由設想鐵頭可能會變成一個瘋狂的紅衛兵,而且以他的年齡(中學生),也差不多是最相信毛主義的一代。然而,田壯壯沒有這樣安排,他讓鐵頭目睹了紅衛兵的殘酷,最後甚至用磚頭打了紅衛兵,因而導致自己被紅衛兵們打個半死。我知道田壯壯想要控訴,然而,這樣的安排是否合乎事實?到此,我們不妨想一下陳凱歌《霸王別姬》中的「小四兒」,小四兒與鐵頭的年紀相當,正是被毛主義教育出來的一代,因此他最後變成一個瘋狂的紅衛兵,甚至在文革時捅了養他長大的程蝶衣一刀。當然,我也不是覺得一定得把鐵頭變成一個紅衛兵才算合乎歷史,我只是更想知道到底真實的鐵頭該是什麼樣子?

田壯壯太想在電影中表達對新中國建國後的政治政策的批評,因此,電影中的很多設計都是順著這條道路走下來,可惜,田壯壯對於這段歷史的描述與一般最普通的歷史論述差不多,沒有什麼驚喜,更沒有個人特殊的體會,同時也忽略了這段歷史(1953-1966)的高度複雜性。同時,也因為過於著急要批判,很多地方無法靜下心來安排,因此我覺得電影並沒有很好的掌握當時的時代氛圍,這也使電影流於一種平面和刻板。相較之下,姜文的《陽光燦爛的日子》對時代氣氛的掌握極好,他把20代(目前大約50歲)在面對文革歷史時的狀態,表現的相當飽滿,並足以喚醒某些人的記憶,極具有時代感。因此,若用此來反省《藍風箏》的話,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一些大陸友人總說這部電影太過「普通」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lowda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